学区房,一个特别的名词。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,家长为使孩子不输在教育的起跑线上,不惜花费重金购置一切属于教育质量好的小学学区的房产。
加上教育资源优势明显,导致“学区房”价格始终坚挺,普遍比同区域其他房源要高。看看乐清今年的房价走势,不得不说为了下一代的未来,家长们也是操碎了心。
但是,这样的局面要有改观了,教育部针对学区房即将推出新政了,或许会给学区房好好地降下温了。
教育部: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 为学区房降温
目前我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25.4万所,在校生达1.38亿,在各级教育中人数最多、规模最大。为促进学校、区域均衡发展,从2013年开始,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启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,并建立了复查监测机制,对已通过国家评估认定的地区进行监测和复查。截至目前,全国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督导评估认定的县(市、区)达1124个,其中京、津、沪、苏、浙5省(市)已整体通过国家教育督导委员会的均衡评估。
但是,县域均衡并不能满足学生家庭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,在收费择校、推优等形式相继被禁之后,学区房成为了家长们唯一的选择,择校也被形容为“过去凭条子,现在凭房子。”
“我觉得解决择校问题的根本路径同样是供给侧改革。”国家总督学顾问陶西平认为,择校的根本原因还是供需矛盾,是优质教学资源供给不足。就近入学是控制需求方面的措施,下一步教育系统应该适应需求,提供更多学校、开辟更多资源。
教育部基础一司司长王定华表示,择校热需标本兼治。“首先要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,鼓励有条件的地区试行市域均衡,同时通过学校联盟、集团化办学、划分大学区等方式,迅速扩大优质教学资源,这是根本之策。”王定华透露,教育部正在考虑推行多校划片,也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小学初中,让买了学区房的家庭也不确定到底能上哪个学校。“我们一方面通过这种方式为学区房降温,另一方面加大查处力度,及时曝光择校现象,务必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。”王定华说。
也就是说以后买不到好的学区房也有可能上好学校,买到好的学区房也有不一定能上好学校。当然,具体政策还要看地方如何落实!